磨昏抉聵的成語故事
拼音mó hūn jué kuì
基本解釋抉:撬開;聵:糊涂。啟發教育愚昧糊涂的人。
出處唐·司空圖《澤州靈泉院記》:“長老繼作,磨昏抉聵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磨昏抉聵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磨昏抉聵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宋 祝穆《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》:“過是溪,逢老媼方磨鐵杵,問之,曰:‘欲作針。’太白感其意,還卒業”。 |
不可磨滅 | 明 胡應麟《詩藪 近體下》:“彼自有不可磨滅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 |
昏聵無能 | |
轉彎磨角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八十二回:“錦云笑道:小春姐姐把‘爽爽快快’讀做‘霜霜快快’,把‘轉彎磨角’讀做‘轉彎磨祿’,滿口都是古音,他還說人講究古音。” |
振聾發聵 |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第一卷:“此數言,振聾發聵,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。” |
有錢使得鬼推磨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:‘有錢使得鬼推磨。’我們不少的是銀子,匡得將來買上買下。” |
鐵杵磨成針 | 宋 祝穆《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》:“在象耳山下,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,未成棄去,過是溪,逢老媼方磨鐵杵,問之,曰:‘欲作針’太白感其意還,卒業。” |
指山說磨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十回:“如何遠打周折,指山說磨,拿人家來比。” |
拼得工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元·虞韶《日記故事》:“道逢一老嫗,磨鐵杵。白問:‘將欲何用?’曰:‘欲作針。’白感其言,遂還卒業。” |
昏昏欲睡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賈奉雉》:“是秋入闈復落,邑邑不得志,頗思郎言,遂取前所指示者強讀之。未至終篇,昏昏欲睡,心惶惑無以自主。” |
昏天黑地 | 元 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二折:“沒人將我拘管收拾,打秋千,閑斗草,直到個昏天黑地。” |
磨拳擦掌 | 元·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三折:“但題起廝殺呵磨拳擦掌,排戈甲,列旗槍,各分戰場。”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二折:“俺可也磨拳擦掌,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頭氣。” |
有錢能使鬼推磨 |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:“正是‘官無三日緊’,又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。” |
耳鬢廝磨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2回:“咱們從小耳鬢廝磨,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 |
臨陣磨槍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0回:“‘臨陣磨槍’也不中用!有這會子著急,天天寫寫念念,有多少完不了的?” |
卸磨殺驢 | 劉紹棠《狼煙》:“只怕歸隊以后,打下萍水縣城,他就得卸磨殺驢。” |
人約黃昏 | 宋·歐陽修《生查子》詞: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在晝。月到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。”元·無名氏《云窗夢》第二折:“散了客賓,早教我急煎煎心困,我則怕辜負了人約黃昏。” |
智昏菽麥 | 南朝·梁·劉孝標《辯命論》:“朝秀晨終,龜鶴千歲,年之殊也。聞言如響,智昏菽麥,神之辨也。” |
只要工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程樹榛《大學時代》第二十五章:“‘只要工夫深,鐵杵磨成針。’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,有肯動腦筋,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。” |
頭昏目眩 | 烏蘭巴干《草原上的馴馬姑娘》:“我仿佛置身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,有點頭昏目眩。” |
發昏章第十一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六回:“只見頭在下,腳在上,倒撞落在當街心里去了,跌得個‘發昏章第十一’!” |
神昏意亂 | 清·李心衡《金川瑣記·陳生》:“問所往,俱無知者。神昏意亂,本立不復能動。” |
怒猊抉石,渴驥奔泉 | 《唐書·徐浩傳》:“嘗書四十三幅屏,八體皆備,如怒猊抉石,渴驥奔泉。” |
磨礱浸灌 | 唐·韓愈《考功員外盧君墓志銘》:“君時任戴冠,通《詩》《書》,與群日講說周公、孔子,以相磨礱浸灌,婆娑嬉游,未有舍所為為人意。” |
鐵杵磨針 | 明·鄭之珍《目連救母·四·劉氏齋尼》:“好似鐵杵磨針;心堅杵有成針日。 ” |
礪世磨鈍 | 宋 秦觀《官制下》:“爵祿者,天下之砥石,圣人所以礪世磨鈍者也。” |
永不磨滅 | 郭沫若《創造者》:“你們是永不磨滅的太陽,永遠高照著時間的大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