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鉛抱槧的成語故事
拼音wò qiān bào qiàn
基本解釋鉛,鉛粉;槧,木簡。皆書寫用具。后遂以之為勤于寫作、校勘的典故。
出處語出《西京雜記》卷三:“揚子云好事,常懷鉛提槧,從諸計吏,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握鉛抱槧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握鉛抱槧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抱頭鼠竄 | 宋 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夫陸賈,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,僅以身免。” |
抱恨黃泉 | 唐·李賢等引注《邕別傳》:“臣所在孤危,懸命鋒鏑,湮滅土灰,呼吸無期。誠恐所懷隨軀腐朽,抱恨黃泉。”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1章:“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,一旦聽說要考試了,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。” |
抱殘守缺 | 東漢 劉歆《移書讓太常博士》:“猶欲抱殘守缺,挾恐見破之私意,而亡(無)從善服義之公心。” |
臨時抱佛腳 | 唐 孟郊《讀經》詩:“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。” |
尾生抱柱 | 《莊子 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 |
明月入抱 | 清·繆荃孫《<宋元詞四十家>序》:“吾友王子佑遐,明月入抱,蕙風在襟。” |
摘瓜抱蔓 | 語本唐·李賢《黃臺瓜辭》:“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猶尚可,四摘抱蔓歸。” |
懷真抱素 | 《宋書·孝武帝紀》:“其有懷真抱素,志行清白,恬退自守,不交當世,或識通古今,才經軍國,奉公廉直,高譽在民,具以名奏。” |
懷材抱器 | 唐·封演《封氏聞見錄·匭使》:“東曰延恩匭,懷材抱器,希于聞達者投之。” |
一沐三握發 | 漢·王充《論衡·書解》:“周公一沐三握發,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。” |
懷觚握槧 | 清·龔自珍《<阮尚書年譜>第一序》:“海內之士,懷觚握槧之倫,介景者鏘軍,祝延者漎萃。” |
吐哺握發 |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三卷:“吾一沐三握發,一飯三吐哺,猶恐失天下之士。” |
閑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正是‘閑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。’各各暗笑,落得受了買東西吃。” |
冬寒抱冰,夏熱握火 | 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越王念復吳,仇非上旦也。苦身勞心,夜以繼日。……冬常抱冰,夏還握火。” |
駑馬鉛刀 | 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昔文王三分,猶服事殷。但駑馬鉛刀,不可強扶。” |
言行抱一 | 漢·賈誼《新書·道述》:“言行抱一謂之貞,反貞為偽。” |
握霧拏云 | 元·無名氏《連環記》第一折:“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,韓元帥握霧拏云手。” |
抱布貿絲 | 《詩經 衛風 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貿絲。” |
握瑜懷玉 | 《南史·劉虬傳》:“是以握瑜懷玉之士,瞻鄭邦而知退,章甫翠履之人,望閩鄉而嘆息。” |
抱薪救焚 | 《三國志 魏志 陶謙傳》“太祖以糧少引軍還”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《吳書》:“此何異乎抱薪救焚、扇火止沸哉!” |
抱關擊柝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榮辱》:“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,或監門御旅,抱關擊柝,而不以為寡。” |
拿云握霧 | 元·關漢卿《單鞭奪槊》第二折:“他有投明棄暗的心,拿云握霧的手。” |
抱法處勢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難勢》:“抱法處勢則治,背法去勢則亂。” |
抱怨雪恥 | 《戰國策·燕策·樂毅報燕王書》:“若先王之報怨雪恥,夷萬乘之強國。” |
握風捕影 | 漢·牟融《理惑論》第一卷:“神仙之書,聽之則洋洋盈耳,求其效,猶握風而捕影,是以大道之所不取。” |
以直抱怨 | |
左鉛右槧 |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做書人左鉛右槧,舌敝唇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