詭銜竊轡的成語故事
拼音guǐ xián qiè pèi
基本解釋詭銜:吐出馬嚼;竊轡:擺脫籠頭。馬吐出嚼子,咬斷韁繩。比喻不受束縛。
出處莊周《莊子 馬蹄》:“夫加之以衡扼,齊之以月題,而馬知介倪、闉扼、鷙曼,詭銜竊轡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詭銜竊轡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詭銜竊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黃雀銜環 | 南朝·梁·吳均《續齊諧記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實感仁恩。今贈白環四枚,令君子孫潔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環?!?/td> |
云譎波詭 | 漢 揚雄《甘泉賦》:“于是大廈云譎波詭,摧摧而成觀。” |
怪誕詭奇 | |
竊竊私語 | 宋 蘇舜欽《上范公參政書》:“時尚竊竊私語,未敢公然言之。” |
窺竊神器 | 唐·駱賓王《為徐敬業討武瞾檄》:“猶復包藏禍心,窺竊神器?!?/td> |
虛詞詭說 |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雖多虛詞濫說,然其要歸引之節儉,此與《詩》之風諫何異?!?/td> |
偷香竊玉 |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雖不能夠竊玉偷香,且將盼行云眼睛兒打當?!?/td> |
盜玉竊鉤 |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 清吏條陳》:“盛宣懷不過郵傳部大臣耳,倘使處于總協理大臣地位,則盜玉竊鉤,何事尚不可為?!?/td> |
竊玉偷香 |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雖不能勾竊玉偷香,且將這盻行云眼睛兒打當?!?/td> |
狗偷鼠竊 | 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》:“君之門下,無非狗偷鼠竊、無賴之人也。” |
詭譎無行 | 宋·洪邁《夷堅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而宋詭譎無行,且懶惰,不肯竟其學。” |
詭譎多變 | 晉·張協《玄武館賦》:“于是崇墉四匝,豐廈詭譎,爛若丹霞,皎如素雪。” |
銜尾相隨 | 《漢書·匈奴傳》:“如遇險阻,銜尾相隨?!?/td> |
按轡徐行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:‘將軍約,軍中不得驅馳?!谑翘熳幽税崔\徐行?!?/td> |
竊衣取溫 |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以此得官,謂為才力,何異益食致飽,竊衣取溫哉!” |
詭雅異俗 | 章炳麟《與人論文書》:“使奇耦之言,文章之議,日競于世,失其所以■(木敬),而詭雅異俗者據之,斯亦非足下之所懼邪!” |
兵行詭道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計》:“兵者,詭道也?!?/td> |
竊竊偶語 | 《金史·唐括辯傳》:“每竊竊偶語,不知議何事。” |
竊位素餐 | 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?!?/td> |
攬轡中原 | 柳亞子《流亡雜詩》:“劫余仍遣同舟濟,攬轡中原共死生。” |
鼠竊狗偷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75回:“鼠竊狗偷之徒,何足慮哉。” |
言不詭隨 | 唐·張說《齊黃門侍郎盧公神道碑》:“清明虛受,磊落標奇,言不詭隨,行不茍合,游必英俊,門無塵雜?!?/td> |
言行相詭 | 《呂氏春秋·淫辭》:“言行相詭,不祥莫大焉?!?/td> |
詭形奇制 | 康有為《廣藝舟雙楫·原書》:“若鐘鼎所采,自是春秋、戰國時各國書體,故詭形奇制,與《蒼頡篇》不同也?!?/td> |
齊軌連轡 | 清·王灼《游歙西徐氏園記》:“且吾數人暫合于此,一日別去,將欲從數百里外齊軌連轡,復為此窮日之游,其又可得邪?” |
詭計多端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7回:“緒曰:‘維詭計多端,詐取雍州。’” |
楊雀銜環 | 南朝·梁·吳均《續齊諧記》載,東漢弘農人楊寶少時救了一只黃雀,后有一黃衣童子送白環四枚相報,謂當使其子孫顯貴,位登三公。 |
銜沙填海 | 明·何景明《送呂子遷右給事中》詩:“銜沙填海志,煉石補天情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