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家獨(dú)戶的成語故事
拼音dān jiā dú hù
基本解釋指單獨(dú)一家一戶。
出處周立波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上卷:“他們還是單家獨(dú)戶,住在上邊茅屋子里的時候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單家獨(dú)戶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單家獨(dú)戶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家落戶 | 丁玲《杜晚香》:“我們決心在這里安家落戶。” |
照單全收 | 清·惜陰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六回:“俗語說得好:‘人情不在厚薄’,看老夫的情面,不要與他較量,照單全收了罷。” |
傾家蕩產(chǎn)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》:“貨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傾家竭產(chǎn)。” |
故家喬木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自古說:“故家喬木。”果然不差。就如尊府這燈,我縣里沒不第二副。’” |
門當(dāng)戶對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中卷:“個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(dāng)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” |
暴發(fā)戶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書,咱伺候過多少,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(fā)戶,在咱面上混充老爺!” |
窮家富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3回:“再者銀子雖多,賢弟只管拿去。俗語說得好:‘窮家富路。’” |
戶限為穿 | 唐 李綽《尚書故實(shí)》:“(智永禪師)積年學(xué)書,禿筆頭十甕,每甕皆數(shù)石。人來覓書,并請題頭者如市,所居戶限為之穿穴。”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聽罷,扯定兩個公人說道:“卻是苦也!正是‘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。’”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(jì),卻去改業(yè)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
戶告人曉 | 西漢 劉向《列女傳 梁節(jié)姑姊》:“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?被不義之名,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!” |
家無儋石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狂生》:“濟(jì)寧有狂生某,善飲;家無儋石,而得錢輒沽,殊不以窮厄?yàn)橐狻!?/td> |
家破人亡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》:“師曰:‘家破人亡,子歸何處?’” |
千家萬戶 | 孫犁《畫的夢》:“千家萬戶的年畫,給了我很多知識。”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《京本通俗小說·馮玉梅團(tuán)圓》:“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?幾家夫妻同羅帳,幾家飄散在他州?” |
單刀直入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若是作家戰(zhàn)將,便須單刀直入,更莫如何若何。” |
家常便飯 | 宋 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:“常詞官好做,家常飯好吃。” |
萬家燈火 | 唐 白居易《江樓夕望招客》:“燈火萬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 |
獨(dú)占鰲頭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獻(xiàn)升平策,獨(dú)占鰲頭第一名。” |
得天獨(dú)厚 | 明 張居正《答宗伯董潯陽》:“精神步履新銳少年弗逮也,何得天之厚如是哉!” |
當(dāng)家立計(jì)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零七回:“賈政本是不知當(dāng)家立計(jì)的人, 一聽賈母的話,一一領(lǐng)命。”又第一一七回:“那些少年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的,那知當(dāng)家立計(jì)的道理。” |
拉家?guī)Э?/a> | 苗培時《礦山烈火》:“老李,我真再也沒法過下去了,拉家?guī)Э诘模杀炔涣四切┕夤鱾兒没臁!?/td> |
小家碧玉 | 晉 孫綽《情人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貴德。感郎意氣重,遂得結(jié)金蘭。” |
單刀赴會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6回:“吾來日駕小舟,只用親隨十余人,單刀赴會,看魯肅如何近我!” |
獨(dú)到之處 | 清·況周頤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第二卷:“往往獨(dú)到之處,能以中鋒達(dá)意,以中聲赴節(jié)。” |
門到戶說 | 《孝經(jīng) 廣至德》:“君子之教以孝也,非家至而日見之也”漢 鄭玄注:“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。” |
書香世家 | 高云覽《小城春秋》第十三章:“劉眉盡管把鼻子都?xì)馔崃耍策€是保持著書香世家的風(fēng)度。” |
獨(dú)一無二 | 宋 延壽《宗鏡錄》第31卷:“獨(dú)一無二,即真解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