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橋抽板的成語故事
拼音guò qiáo chōu bǎn
基本解釋比喻目的達到后,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。
出處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只要你不要過橋抽板,我馬上去找他們,一定有個辦法,明天來回復你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過橋抽板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過橋抽板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鐵板釘釘 | 范乃成《小技術員戰勝神仙手》:“[老漢]右手的煙袋朝著支書手中的計劃點了幾點,鐵板釘釘似的崩出來三個字:‘我反對!’” |
抽薪止沸 | 北齊 魏收《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 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 |
不過爾爾 |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》:“其紅門局之梅花,姑姑廟之鐵樹,不過爾爾?!?/td>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?!?/td>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?!?/td> |
肝膽過人 |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。”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?!?/td> |
離弦走板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當過解放軍呀,花一點,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。” |
過門不入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稷當平世,三過其門而不入。” |
過甚其詞 | 茅盾《子夜》:“市面上的消息也許過甚其詞?!?/td> |
走過場 | 《紅旗》1984年第7期:“把領導干部要帶頭的問題突出地加以強調,對于防止對照檢查走過場,是十分必要的。” |
過五關斬六將 | 《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》第76回:“這如今萬世之下,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、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?” |
神經過敏 | 魯迅《集外集·關于<關于紅笑>》:“倘僅有彼此神似之處,我以為那是因為同一厚書的譯本,并不足異的,正不必如此神經過敏,只因‘疑心’而竟想入非非?!?/td> |
微故細過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袞傳》:“此亦大罪惡耳,其微故細過,當掩覆之?!?/td> |
閉門思過 | 宋 徐鉉《亞元舍人猥貽佳作因為長歌聊以為報》:“閉門思過謝來客,知恩省分寬離憂。” |
得過且過 | 元 無名氏《小孫屠》戲文第四出:“孩兒,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,怕家中得過且過,出去做甚的?” |
三個臭皮匠,賽過諸葛亮 | |
一板一眼 |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二卷第九章:“望著季交恕,一板一眼地說。” |
行不貳過 | 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?!?/td> |
有過之而無不及 | 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子曰:‘師也過;商也不及?!?/td> |
面紅過耳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“那安公子羞得面紅過耳,眼觀鼻、鼻觀心的答應了一聲。” |
瞞天過海 | 明 阮大鋮《燕子箋 購幸》:“我做提控最有名,瞞天過海無人問,今年大比期又臨?!?/td> |
過猶不及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先進》:“子貢問:‘師與商也孰賢?’子曰:‘師也過,商也不及?!唬骸粍t師愈與?’子曰:‘過猶不及?!?/td> |
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二年》:“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?!?/td> |
皮里抽肉 | 元·關漢卿《謝天香》第四折:“你覷我皮里抽肉,你休問我可怎生骨巖巖臉兒黃瘦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