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約偷期的成語故事
拼音àn yuē tōu qī
基本解釋約:約定;期:約會。暗中私自相互約定。指男女私定終身。
出處元 無名氏《符金錠》第一折:“又不是月下星前,暗約偷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暗約偷期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暗約偷期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勤儉節(jié)約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一章:“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,又能勤儉節(jié)約的雙重生活方式。” |
期頤之壽 | 《南齊書·禇炫傳》:“使淵作中書郎而死,不當是一名士邪!名德不昌,遂令有期頤之壽。” |
有約在先 | 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這事本已有約在先,況兼孩兒又執(zhí)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緣分了。”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。”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 |
度己失期 | |
遙遙無期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7回:“看看前頭存在黃胖姑那里銀子漸漸花完,只剩得千把兩銀子,而放缺又遙遙無期。” |
暗香疏影 | 宋 辛棄疾《和傅巖叟梅花》:“月淡黃昏欲雪時,小窗猶欠歲寒枝。暗香疏影無人處,唯有西湖處士知。” |
鑿壁偷光 | 晉 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暗藏殺機 | |
位不期驕 | 《書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驕,祿不期侈,恭儉惟德,無載爾偽。” |
暗度陳倉 | 元 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一折:“孤家用韓信之計,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,攻完三秦,劫取五國。” |
偷偷摸摸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3回:“偏咱們就這樣丁是丁卯是卯的,只許你們偷偷摸摸的哄騙了去。” |
柳暗花明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后會無期 | 北朝 魏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大統(tǒng)寺》:“老翁送元寶出,云:\'后會難期。\'以為凄恨,別甚殷勤。” |
不期而遇 | 南朝 梁 簡文帝《湘宮李智倩法師墓志銘》:“不期而遇,襄水之陽。” |
忙里偷閑 | 宋 黃庭堅《和答趙令同前韻》:“人生政自無閑暇,忙里偷閑得幾回。” |
暗箭難防 | 《古今雜劇 劉千病打獨角牛》第二折:“孩兒也,一了說: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。我暗算他,搬將過來,則一拳打倒那廝,救你父親。” |
暗箭明槍 | 《群英類選 清腔類 玉交枝》:“忽心癡撞入他迷魂陣圖里,暗箭明槍難躲避。” |
暗淡無光 |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太陽過了,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無光,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。” |
慮事多暗 | |
詞約指明 |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議者貴其辭約而指明。” |
約定俗成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正名》:“名無固宜,約之以命,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于約則謂之不宜。” |
隱隱約約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回:“只見山坡旁隱隱約約,倒象攛出一箭,直向大蟲面上射去。” |
偷工減料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,斷靠不住。” |
暗無天日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老龍舡戶》:“剖腹沉石,慘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絕不少關(guān)痛癢,豈特粵東之暗無天日哉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