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臂盟公的成語故事
拼音gē bì méng gōng
基本解釋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約。原指春秋戰國時魯莊公與孟任割破胳臂,訂下婚約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寧約(指男女秘訂婚約)。
出處《左傳·莊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臺,臨黨氏,見孟任,從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許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割臂盟公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割臂盟公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?!?/td> |
假公濟私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濟私,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!” |
如臂使指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?!?/td>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清·張岱《與祁世培》:“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,緬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區別之也?!?/td> |
折臂三公 | 唐·劉禹錫《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》:“上車著作應來問,折臂三公定送方?!?/td> |
公才公望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 |
生公說法 | 《蓮社高賢傳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為徒,講《涅槃經》,群石皆點頭?!?/td> |
交臂歷指 | 《莊子·天地》:“則是罪人交臂歷指,而虎豹在于囊檻,亦可以為得矣?!?/td> |
公子哥兒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,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,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。” |
難割難分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2回:“次日,探春將要起身,又來辭寶玉。寶玉自然難割難分。” |
衣裳盟會 | 南朝·梁·江淹《蕭讓太傅相國齊公十郡九錫表》:“若乃衣裳盟會,九合一匡,猶慚德斯禮也。” |
明公正氣 | 曾樸《孽?;ā返?5回:“這會兒,鬼使神差,活該敗露!爽性明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?!?/td> |
交臂相失 | 唐·冉元一《薛剛墓志》:“齊體合歡,交臂相失?!?/td> |
左膀右臂 | 凌叔華《古韻》:“據說恭親王把他視為左膀右臂,將來肯定官運亨通?!?/td> |
黃公好謙 | 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齊有黃公者,好謙卑。有二女,皆國色。” |
公平合理 | 毛澤東《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》:“只要美國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,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,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?!?/td> |
姜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 | 《武王伐紂平話》下卷:“姜尚因命守時,直鉤釣渭水之魚,不用香餌之食,離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負命者上釣來!’” |
使臂使指 | 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若此,則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之勢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 |
怒臂當轍 | 宋·呂祖謙《東萊博議·隨叛楚》:“隨非惟不自憂,乃不自量其力,怒臂當轍,以蹈禍敗?!?/td> |
黃公酒壚 |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王浚沖為尚書令,著公服,乘軺車,經黃公酒壚下過。顧謂后車客:‘……,今日視雖近,邈若山河。’” |
克己奉公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祭遵傳》:“遵為人廉約小心,克己奉公,賞賜輒盡與士卒,家無私財?!?/td> |
公諸同好 | 三國 魏 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定仁義之度,成一家之言,雖未能藏之于名山,將以傳之于同好?!?/td> |
對簿公堂 | 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?!?/td> |
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 | 朱自清《公園》:“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井水不犯河水?!?/td> |
不可分割 | 周恩來《對國民黨召開“國大”的嚴正聲明》:“政協各項決議,是各黨派的臨時大憲章,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?!?/td> |
涓滴歸公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3回:“真正是涓滴歸公,一絲一毫不敢亂用。” |
失之交臂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田子方》:“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?!?/td> |
開誠布公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評論》:“諸葛亮之為相國也……開誠心,布公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