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步亦趨
成語分析
基本解釋亦:也;步:行走;趨:快走。原指學生緊緊追隨老師;后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。
出處先秦 莊周《莊子 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,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例子尾巴主義是成功的仇敵。刊物內容如果只是“人云亦云”,格式如果只是“亦步亦趨”,那是刊物的尾巴主義。(鄒韜奮《經歷 幾個原則》)
基礎信息
拼音yì bù yì qū
注音一ˋ ㄅㄨˋ 一ˋ ㄑㄨ
繁體亦步亦趨
正音“趨”,不能讀作“zōu”、“zhòu”。
感情亦步亦趨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趨”,不能寫作“屈”。
辨析亦步亦趨和“人云亦云”都有“缺乏主見;模仿追隨別人”的意思。但“人云亦云”指語言上的模仿、追隨。亦步亦趨不僅指語言;還有行動上的模仿、追隨。
謎語人影
英語imitate sb.\'s footsteps
俄語идти следом(идти по следам)
日語物(もの)まねで行動(こうどう)す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愛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以柔克剛(意思解釋)
- 步調一致(意思解釋)
- 牽強附會(意思解釋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釋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釋)
- 飲鴆止渴(意思解釋)
- 破鏡重圓(意思解釋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無所不為(意思解釋)
- 只爭朝夕(意思解釋)
- 克敵制勝(意思解釋)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歡聲雷動(意思解釋)
- 與世長辭(意思解釋)
- 安家落戶(意思解釋)
- 因循守舊(意思解釋)
- 投機倒把(意思解釋)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大義滅親(意思解釋)
- 驕奢淫逸(意思解釋)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釋)
- 謙謙君子(意思解釋)
- 天府之國(意思解釋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釋)
- 品頭論足(意思解釋)
- 妻離子散(意思解釋)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※ 亦步亦趨的意思解釋、亦步亦趨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步一個腳印 | 比喻做事踏實。 |
一步一計 | 指人善于使用計謀,詭計多端。 |
一步一趨 |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。語本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。”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。常含貶意。 |
一步一鬼 |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個鬼。形容遇事多疑。 |
一步三搖 | 指人走路搖晃或者悠閑自得的樣子。 |
一步登天 | 登:上。一步登上青天。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。也比喻突然得志;爬上高位。 |
七步之才 | 形容人有才氣;文思敏捷。 |
七步八叉 | 相傳曹植七步成詩,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 |
七步奇才 | 有七步成詩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氣,文思敏捷。 |
七步成章 | 同“七步成詩”。 |
七步成詩 | 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。比喻有才氣、文思敏捷。與「七步成章」義同。 |
三步兩腳 | 快速行走貌。 |
三腳兩步 | ①形容走得快。②謂走不多遠。 |
不亦樂乎 | 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問的語氣詞;相當于“嗎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樂的嗎?后用以形容事態發展到過甚的地步。 |
不亦善夫 | 不也很好嗎! |
不敢越雷池一步 | 越:跨過;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縣南。原指不要越過雷池。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。 |
不步人腳 | 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。比喻不因循守舊。 |
不越雷池一步 | 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縣南。不敢越過界限,形容拘謹。 |
東趨西步 | 謂相背而行。 |
舉步如飛 | 舉:抬起。形容走得很快。 |
舉步生風 |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。 |
云趨鶩赴 | 比喻從四方奔赴而至。 |
五十步笑百步 |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。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,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。 |
五步成詩 |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。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。清沈炳震《唐詩金粉·敏悟》:“青上書自薦能詩,云:‘子建七步,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。’明皇試以除夕、上元、竹火籠等詩,應口而出。上稱賞,授以官。”今存《應詔賦得除夜》一首,見《全唐詩》卷一一五。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亦復如此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亦莊亦諧 | 形容既嚴肅又風趣。 |
亦趨亦步 | 見“亦步亦趨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