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鞭墜鐙
成語分析
基本解釋亦作“執鞭隨鐙”。謂服侍別人乘騎,多表示傾心追隨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六十七回 :“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,愿為一卒,報答救命之恩,實為萬幸。”
例子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9回:“師父,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,莫說挑擔,情愿執鞭墜鐙,伏侍老爺,同行上西天去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í biān zhuì dèng
注音ㄓˊ ㄅ一ㄢ ㄓㄨㄟˋ ㄉㄥˋ
繁體執鞭墜鐙
感情執鞭墜鐙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表示傾心追隨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愛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以柔克剛(意思解釋)
- 步調一致(意思解釋)
- 牽強附會(意思解釋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釋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釋)
- 飲鴆止渴(意思解釋)
- 破鏡重圓(意思解釋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無所不為(意思解釋)
- 只爭朝夕(意思解釋)
- 克敵制勝(意思解釋)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歡聲雷動(意思解釋)
- 與世長辭(意思解釋)
- 安家落戶(意思解釋)
- 因循守舊(意思解釋)
- 投機倒把(意思解釋)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大義滅親(意思解釋)
- 驕奢淫逸(意思解釋)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釋)
- 謙謙君子(意思解釋)
- 天府之國(意思解釋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釋)
- 品頭論足(意思解釋)
- 妻離子散(意思解釋)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※ 執鞭墜鐙的意思解釋、執鞭墜鐙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口墜天花 |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鞭擗進里 | 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層。形容探求透徹,深入精微。同“鞭辟近里”。 |
鞭不及腹 | 及:到。指鞭子雖長,也不能打馬肚子。比喻力量達不到。 |
進人若將加諸膝,退人若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鞭絲帽影 | 馬鞭和帽子。借指出游。 |
固執己見 | 固:頑固;執:堅持。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見解;不肯改變。 |
鞭長莫及 | 鞭:馬鞭子;莫:不;及:夠得上。馬鞭雖長;但打不到馬肚子上。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;也使不得;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。后比喻力量達不到。 |
搖搖欲墜 | 搖搖:搖晃;動搖不穩的樣子;欲:將要;墜:掉下來。搖搖晃晃;即將掉下來。形容很不穩定;就要掉下來;或比喻就要垮臺或崩潰。 |
天花亂墜 |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。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。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。 |
執牛耳 |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,要割牛耳歃血,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。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。 |
明火執仗 | 明:用為動詞;點明;執:拿著;仗:兵器。點著火把;拿著兵器。形容公開劫掠;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。 |
著人先鞭 |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先一步。 |
鞭打快牛 | 越是走得快的牛,越是用鞭子打它,讓它走得更快。比喻賞罰不明,獎懶罰勤。 |
提牌執戟 | 牌:古代兵器盾;戟:古代兵器。形容身份低微。 |
加膝墜淵 | 喜歡就抱在膝上,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。比喻用人愛憎無常。 |
執鞭隨蹬 | 手里拿著馬鞭,跟在馬鐙旁邊。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在左右。 |
執法犯法 | 指執行法律的人違背法律。 |
一鞭一條痕 | 比喻做事著著落實或說話切中要害。同“一棒一條痕” |
截鐙留鞭 | 唐馮贄《云仙雜記·截鐙留鞭》:“姚崇牧荊州,受代日,闔境民泣,撫馬首截鐙留鞭,以表瞻戀。”后用為對離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。亦省作“截鐙”。 |
攫戾執猛 | 攫:捉取。戾:暴戾。執:抓住。猛:兇猛。能夠捕獲擒拿暴戾、兇猛的敵人。形容勇猛無敵。 |
一鞭先著 | 后以為爭先的典實。亦泛指先行。 |
鞭長不及馬腹 | 及:到。鞭子雖然很長,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。比喻力所不能及。 |
飄籓墜溷 | 同“飄茵墮溷”。 |
執迷不反 | 見“執迷不返”。 |
亂墜天花 | 比喻說話動人或文字精彩。多指話說得夸大或不切實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