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庶涂炭
成語分析
基本解釋形容人們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。
出處《晉書 劉元海載記》:“黎庶涂炭,靡所控告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lí shù tú tàn
注音ㄌ一ˊ ㄕㄨˋ ㄊㄨˊ ㄊㄢˋ
繁體黎庻涂炭
感情黎庶涂炭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愛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以柔克剛(意思解釋)
- 步調(diào)一致(意思解釋)
- 牽強附會(意思解釋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釋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釋)
- 飲鴆止渴(意思解釋)
- 破鏡重圓(意思解釋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無所不為(意思解釋)
- 只爭朝夕(意思解釋)
- 克敵制勝(意思解釋)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歡聲雷動(意思解釋)
- 與世長辭(意思解釋)
- 安家落戶(意思解釋)
- 因循守舊(意思解釋)
- 投機倒把(意思解釋)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大義滅親(意思解釋)
- 驕奢淫逸(意思解釋)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釋)
- 謙謙君子(意思解釋)
- 天府之國(意思解釋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釋)
- 品頭論足(意思解釋)
- 妻離子散(意思解釋)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※ 黎庶涂炭的意思解釋、黎庶涂炭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亂涂地 | 形容亂到不可收拾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一塌胡涂 | 見“一塌糊涂”。 |
一榻胡涂 | 見“一塌糊涂”。 |
一敗涂地 | 一:一旦;涂地:“肝腦涂地”的省略。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地。形容徹底失敗;不可收拾。 |
萬民涂炭 | 涂:泥淖;炭:炭火。萬民如同陷入泥淖墜入火海一般。形容廣大百姓陷入極端困苦的境地。 |
東抹西涂 | 見“東涂西抹”。 |
東涂西抹 | 涂、抹:原喻從事文辭。比喻用筆隨便寫寫畫畫。 |
信筆涂鴉 | 信:聽憑,隨意;信筆:隨意書寫;涂鴉:比喻字寫得很拙劣,隨便亂涂亂畫。形容字寫得很潦草。也常用作自謙之詞。 |
冰炭不同器 |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里。比喻性質(zhì)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,不能相容。 |
冰炭不同爐 |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。 |
冰炭不投 | 投:投合。比喻彼此合不來。 |
冰炭不相容 | 冰:冰塊;炭:炭火;容:接納。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并存。 |
冰炭不言,冷熱自明 | 比喻內(nèi)心的誠意不用表白,必然表現(xiàn)在行動上。 |
出處殊涂 | 亦作“出處殊途”。謂出仕與隱居的態(tài)度各不相同。 |
半涂而廢 | 半路上終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 |
半涂而罷 | 半路上終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同“半涂而廢”。 |
同歸殊涂 | 語出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涂,一致而百慮。”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,然終究同歸于一。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(jié)果相同。 |
呂端大事不糊涂 | 喻指辦事堅持原則。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。 |
吞炭漆身 | 戰(zhàn)國時,豫讓受知于智伯。后,韓、趙、魏三家合力攻殺智伯。豫讓為報知遇之恩,矢志復仇。于是漆身為厲,吞炭為啞,改變聲音形貌,伺機刺殺趙襄子,事敗而死。事見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一》、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。后以為忍辱含垢,矢志復仇的典實。 |
坐于涂炭 | 涂炭:比喻污濁的地方。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(huán)境,自身也被玷污。 |
壹敗涂地 | 指徹底失敗,不可收拾。 |
大事不糊涂 | 指在有關(guān)政治的是非問題上能堅持原則,態(tài)度鮮明。 |
字若涂鴉 | 涂鴉: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。比喻書法拙劣、幼稚。 |
塵羹涂飯 | 見“塵飯涂羹”。 |
塵飯涂羹 | 涂:泥。塵做的飯,泥做的羹。指兒童游戲。比喻沒有用處的東西。 |
異涂同歸 | 通過不同的道路,到達同一個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(jié)果。 |
彗汜畫涂 | 彗:掃帚;汜:水灑地;涂:泥土。用帚掃灑水在地上,用刀劃泥土。比喻極容易做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