揎腕攘臂
成語分析
基本解釋捋袖伸臂。一種粗暴的姿態。
出處清·戴名世《〈齊謳集〉自序》:“譬之盲僮跛豎,各以其意喜怒主人,而揎腕攘臂于藩籬之外,而主人曾莫知之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xuān wàn rǎng bì
注音ㄒㄨㄢ ㄨㄢˋ ㄖㄤˇ ㄅ一ˋ
感情揎腕攘臂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。
英語get ready to figh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愛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以柔克剛(意思解釋)
- 步調一致(意思解釋)
- 牽強附會(意思解釋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釋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釋)
- 飲鴆止渴(意思解釋)
- 破鏡重圓(意思解釋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無所不為(意思解釋)
- 只爭朝夕(意思解釋)
- 克敵制勝(意思解釋)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歡聲雷動(意思解釋)
- 與世長辭(意思解釋)
- 安家落戶(意思解釋)
- 因循守舊(意思解釋)
- 投機倒把(意思解釋)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大義滅親(意思解釋)
- 驕奢淫逸(意思解釋)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釋)
- 謙謙君子(意思解釋)
- 天府之國(意思解釋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釋)
- 品頭論足(意思解釋)
- 妻離子散(意思解釋)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※ 揎腕攘臂的意思解釋、揎腕攘臂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安內攘外 |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交臂相失 | 猶言交臂失之。 |
左膀右臂 | 比喻得力的助手。 |
使臂使指 |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自如。 |
怒臂當轍 | 怒臂:螳螂發怒用臂膊阻擋車輪;轍:車轍。比喻與強者為敵,不自量力。 |
尊王攘夷 | 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。效忠統治者排除少數民族侵擾。 |
扼腕嘆息 | 扼:握住;抓住。握著手腕發出嘆息的聲音。形容十分激動地發出長嘆的情態。 |
失之交臂 | 交臂:胳膊碰胳膊。指雙方擦肩而過。形容當面錯過機會。 |
獨臂將軍 | 指孤立無援的人。 |
熙熙攘攘 | 熙熙:和樂的樣子;攘攘:紛亂的樣子。形容人來人往;非常熱鬧。 |
奮臂大呼 | 奮臂:高舉手臂。高舉手臂,大聲呼喊。 |
攘權奪利 | 猶言爭權奪利。 |
意攘心勞 | 攘:擾亂。思緒不安,心中感動勞累。 |
怒臂當車 | 怒臂:螳螂發怒用臂膊阻擋車輪。比喻與強者為敵,不自量力。 |
鼠臂蟣肝 | 猶言鼠肝蟲臂。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,指人世變化無常。 |
攘往熙來 | 形容人來人往,喧鬧紛雜。 |
三首六臂 | 同“三頭六臂”。 |
蝮螫解腕 | 螫:蜂螫;解:放棄。手腕被蝮蛇咬傷,應立即截斷,以免危及生命。比喻面臨危險,必須棄小求大。 |
爭權攘利 | 見“爭權奪利”。 |
鼠肝蟲臂 |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。 |
攘臂一呼 | 攘:揮動。揮動手臂呼喊(多用在號召)。 |
三頭六臂 |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;六條臂。后比喻人本領高超;神通廣大。 |
袒臂揮拳 | 挽袖露臂,揮動拳頭。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。 |
攘攘熙熙 | 喧嚷紛雜貌。 |
螳臂扼轍 | 螳臂:螳螂的前腿;扼:控制;轍:行車的方向。螳螂舉起臂來阻止車的前進。比喻自不量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