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頑立懦的成語故事
拼音lián wán lì nuò
基本解釋謂高尚的節操可以激勵人振奮向上。語出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故聞伯夷之風者,頑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出處語出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故聞伯夷之風者,頑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廉頑立懦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廉頑立懦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人立志,萬夫莫奪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五卷:“正是‘一人立志,萬夫莫奪。’” |
一廉如水 | 元·柯丹丘《荊釵記·民戴》:“老爺自到任以來,一廉如水。百姓今喜高升,小老人具禮遠送。” |
三分鼎立 | 《魏書 匈奴劉聰等傳序》:“論土不出江漢,語地僅接褒斜,而謂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蹤王者。” |
三十而立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。” |
三足鼎立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欲三分鼎,連衡合從,也宜以時定。” |
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 | 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,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,弄得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,只得仍縮在娘身邊。” |
上無片瓦,下無立錐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豐化和尚》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上無片瓦,下無立錐之地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不破不立 | 毛澤東《新民主主義論》:“不破不立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。” |
不立文字 |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》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。” |
兩雄不并立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古語云‘兩雄不并立’,何能風雨同舟?” |
中立不倚 | 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和而不流,強哉矯;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。” |
臨機立斷 | 明·唐順之《條陳海防經略事疏》:“訪得淮揚海防兵備副使劉景韶英敏多謀,臨機立斷,運籌足以破鬼夷之算,賈勇足以汗懦將之顏。” |
事預則立 | 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” |
云垂海立 | 唐·杜甫《朝獻太清宮賦》:“九天之云下垂,四海之水皆立。鳳凰威遲而不去,鯨魚屈矯以相吸。” |
云屯森立 | 清·侯方域《為司徒公贈萬將軍序》:“以張公節制三方,其部下熊羆之士,云屯森立,而特屬望將軍,其必有以取之矣。” |
亡立錐之地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富者田連阡陌,貧者亡立錐之地。” |
亭亭玉立 | 《北齊書 徐之才傳》:“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變成一美婦人,去地數丈,亭亭而立。” |
價廉物美 | 《近十年之怪現狀》第十回:“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,要印一部書。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,所以特來求教。” |
側足而立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漢性強力,每從征伐,帝未安,恒側足而立。” |
俊杰廉悍 | 唐·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俊杰廉悍,議論證據今古,出入經史百子。” |
儉以養廉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靜以養身,儉以養德。” |
儉可以養廉 | 明·周順昌《第后柬德升諸兄弟》:“又謂惟淡可以從儉,惟儉可以養廉。有味哉,有味哉!” |
儉可以助廉 | 《宋史·范純仁傳》:“親族有請教者,純仁曰:‘惟儉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 |
儉可養廉 | 《宋史·范純仁傳》:“惟儉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 |
修身立節 | 唐·韓愈《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》:“士之修身立節,而竟不遇知己。” |
修辭立其誠 | 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” |
修辭立誠 | 《周易 乾》:“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