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踴哭泣的成語故事
拼音pì yǒng kū qì
基本解釋辟:通“擗”,以手拍擊胸膛;踴:用腳頓地。捶著胸跺著腳大哭。形容極度哀傷地痛哭。
出處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衰绖管屨,辟踴哭泣,所以諭哀也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辟踴哭泣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辟踴哭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《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祭供恩人》:“嚇還不算,還逼著人‘逃難’。弄得村上雞飛狗跳,鬼哭神嚎?!?/td> |
狼號鬼哭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8回:“況且寶玉才好了些,連我們也不敢說話,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!” |
鞭辟入里 | 盛宣懷《上張香帥書》:“侄忝承付托,責無旁貸,必當鞭辟入里,成一完全商辦大廠,為天下創?!?/td> |
牛衣對泣 | 《漢書·王章傳》:“初,章為渚生學長安,獨與妻居。章疾病,無被,臥牛衣中;與妻決,涕泣。” |
泣不成聲 |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越王無余外傳》:“堯崩,禹服三年之喪,如喪考妣,晝夜哭泣,氣不屬聲?!?/td> |
可歌可泣 | 明 海瑞《方孝儒臨麻姑仙壇記跋》:“追念及之,可歌可泣。” |
哭哭啼啼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七回:“這如今才好些,又這樣哭哭啼啼,豈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?!?/td> |
干啼濕哭 | 《北齊書·尉景傳》:“景曰:‘小兒慣去,放使作心腹,何須干啼濕哭不聽打耶!’” |
哭眼擦淚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再說大喜的事,這么哭眼擦淚的,是為什么呢?” |
枕戈泣血 | 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枕戈泣血,志在復讎?!?/td> |
哭笑不得 | 元 高安道《皮匠說謊》:“好一場,惡一場,哭不得,笑不得。” |
開疆辟土 | 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第十卷:“高宗皇帝開疆辟土,仁育義征,決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?!?/td> |
哭喪著臉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66回:“小玉蘭哭喪著臉,走到湖亭席上,狄希陳唬得魂飛天外?!?/td> |
驚神泣鬼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·文事》:“驚神泣鬼,皆言詞賦之雄豪;遏云繞梁,原是歌耷之嘹亮。” |
開天辟地 | 《隋書 音樂志中》:“開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 |
神號鬼哭 | 元·無名氏《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霧慘云昏,白日為幽。” |
龍陽泣魚 | 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,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?!踉唬骸粍t何為出涕?’曰:‘臣為王之所得魚也?!踉唬骸沃^也?’對曰:‘臣之始得魚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。……臣亦將棄矣,臣安能無涕 |
鬼哭狼嚎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20回:“又神差鬼使,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號。” |
動天地,泣鬼神 | 清·汪琬《烈婦周氏墓表》:“然則匹婦雖微,及其精誠所激,往往動天地,泣鬼神,何可忽也?” |
剖肝泣血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袁紹傳》:“臣出身為國,破家立事,至乃懷忠獲釁,抱信見疑,晝夜長吟,剖肝泣血。” |
行號巷哭 | 晉·劉琨《勸進表》:“茍在食土之毛,含氣之類,莫不叩心絕氣,行號巷哭?!?/td> |
貓兒哭鼠 | 吳組緗《一千八百擔》:“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,都是貓兒哭鼠?!?/td> |
牛農對泣 | 《漢書 王章傳》:“初,章為渚生學長安,獨與妻居。章疾病,無被,臥牛衣中;與妻決,涕泣?!?/td> |
下車泣罪 | 西漢 劉向《說苑 君道》:“禹出見罪人,下車問而泣之?!?/td> |
楊朱泣岐 | 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楊朱哭衢途曰:‘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!’哀哭之?!敝^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,到覺悟后就已經差之千里了,楊朱為此而哭泣。 |
行號臥泣 | 南朝·陳·徐陵《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》:“自皇家禍亂,亟積寒暄,九州萬國之人,蟠本流沙之地,莫不行號臥泣,想望休平?!?/td> |
天開地辟 | 宋·歐陽修《晉祠》詩:“天開地辟真主出,猶須再駕方凱旋。”宋·洪適《奉禮歌》:“斗轉參橫將旦,天開地辟如春?!痹⒅隆抖苏谩ど细弑O司》套曲:“天開地辟由盤古,人物才分下土?!?/td> |
神號鬼泣 | 陳毅《滿江紅·黃金海岸》詞:“盡是黃金,這海岸,摩天壁立。任掠奪,大洋風雨,神號鬼泣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