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苴罅漏的成語故事
拼音bǔ jū xià lòu
基本解釋補苴:補綴;彌縫;罅:孔隙。修補好裂縫和漏洞。原指彌補儒家學(xué)說的缺欠和不足。后泛指彌補文章、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。
出處唐 韓愈《進學(xué)解》:“觝排異端,攘斥佛老,補苴罅漏,張皇幽眇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補苴罅漏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補苴罅漏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女媧補天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覽冥訓(xùn)》:“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。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(dāng)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十全大補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85回:“只見一個醫(yī)生在那里和他診脈,開了脈案,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,便去了。” |
拆東墻補西墻 | 《中國民歌資料 納布鞋》:“拆東墻,補西墻,先要顧前方。” |
亡羊補牢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楚策四》:“見兔而顧犬,未為晚也;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。” |
將勤補拙 | 唐 白居易《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》:“救煩無若靜,補拙莫如勤。” |
破屋更遭連夜雨,漏船又遭打頭風(fēng)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5回:“禍從天降,災(zāi)向地上。恰似破屋更遭連夜雨,漏船又遭打頭風(fēng)。” |
漏網(wǎng)之魚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網(wǎng)漏于吞舟之魚。” |
于事無補 | 丁玲《風(fēng)雨中憶蕭紅》:“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于事無補,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。” |
勤能補拙 | 宋 邵雍《弄筆吟》:“弄假像真終是假,將勤補拙總輸勤。” |
移東補西 | 唐·陸贄《論裴延齡奸蠹書》:“移東就西,便為課續(xù)。取此適彼,遂號羨余。” |
囊漏儲中 | 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諺者,直語也……鄒魯公云‘囊漏儲中’,皆其類也。” |
銅壺滴漏 | 唐 溫庭筠《雞鳴埭歌》:“銅壺漏斷夢初覺,寶馬塵高人未知。” |
無補于事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·論語》:“因言今世人多道東漢名節(jié)無補于事。” |
以功補過 | 《云笈七簽》卷九十三:“追悔既往,洗心自新。雖失之于壯齒,冀收之于晚節(jié)。以功補過,過落而功全;以正易邪,邪忘而正在。” |
不無小補 | 宋 朱熹《朱子全集 尚書一》:“諸家雖或淺近,要亦不無小補,但在詳擇之耳。” |
吞舟是漏 | 《南史·陳慶之傳》:“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。” |
點水不漏 | 《隋唐演義》第四九回:“羅成見線娘這枝方天戟,使得神出鬼沒,點水不漏。” |
絕長補短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郁肉漏脯 |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良規(guī)》:“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,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。” |
牽蘿莫補 | 《花月痕》第十一回:“癡珠多情人,既深毀室之傷,復(fù)抱墜樓之痛!牽蘿莫補,剪紙難招。” |
抽多補少,抽肥補瘦 | 《毛澤東選集》第三卷《附錄:關(guān)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》:“‘抽多補少,抽肥補瘦’,同時堅決地團結(jié)中農(nóng),保護富裕中農(nóng),給富農(nóng)以經(jīng)濟出路。” |
漏泄春光 | 唐 杜甫《臘日》詩:“侵陵雪色還萱草,漏泄春光有柳條。” |
漏甕沃焦釜 | 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且救趙之務(wù),宜若奉甕沃焦釜也。” |
千金之堤,潰于蟻漏 |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一》:“千金之堤,潰于蟻漏,有罅故也。” |
補闕掛漏 | 清 趙曦明《<顏氏家訓(xùn)>跋》:“至于補闕掛漏,俾臻完善,不能無望于將伯之助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