苞苴竿牘
成語分析
基本解釋苞苴:蒲包,指贈送的禮物,引申為賄賂;竿牘:竹簡為書,指書信,這里特指請托信。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,去探訪人。指行賄請托。
出處先秦 莊周《莊子 列御寇》:“小夫之知,不離苞苴竿牘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bāo jū gān dú
注音ㄅㄠ ㄐㄨ ㄍㄢ ㄉㄨˊ
繁體苞苴竿牘
感情苞苴竿牘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走后門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愛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以柔克剛(意思解釋)
- 步調(diào)一致(意思解釋)
- 牽強(qiáng)附會(意思解釋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釋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釋)
- 飲鴆止渴(意思解釋)
- 破鏡重圓(意思解釋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無所不為(意思解釋)
- 只爭朝夕(意思解釋)
- 克敵制勝(意思解釋)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歡聲雷動(意思解釋)
- 與世長辭(意思解釋)
- 安家落戶(意思解釋)
- 因循守舊(意思解釋)
- 投機(jī)倒把(意思解釋)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大義滅親(意思解釋)
- 驕奢淫逸(意思解釋)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釋)
- 謙謙君子(意思解釋)
- 天府之國(意思解釋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釋)
- 品頭論足(意思解釋)
- 妻離子散(意思解釋)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※ 苞苴竿牘的意思解釋、苞苴竿牘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連篇累牘 | 連:連接;篇、牘: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疊、堆積。指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辭冗長。 |
百尺竿頭,更進(jìn)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(dá)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(jìn)一步努力。 |
竿頭日進(jìn)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(dá)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(jìn)一步努力。 |
更進(jìn)一竿 | 更:再,又;竿:竹竿。又前進(jìn)了一步。 |
累牘連篇 | 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。 |
竿頭直上 | 比喻進(jìn)步很快。 |
揭竿而起 | 揭:舉;竿:竹竿;指旗幟。揭竿為旗;奮起反抗。泛指人民起義。 |
鲇魚上竹竿 | 俗說鲇魚能上竹竿,但鲇魚黏滑無鱗,爬竿畢竟困難。后以之比喻上升艱難。 |
揭竿四起 | 揭:舉;竿:竹竿,指旗幟。舉起竹竿當(dāng)旗幟。借指武裝起義。 |
連篇絫牘 | 同“連篇累牘”。 |
百尺竿頭 |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。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?qū)W問、事業(yè)有很高的成就。 |
一竹竿打到底 | 指一次就做成功 |
日上三竿 |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。形容太陽升得很高,時(shí)間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 |
案牘之勞 | 案牘:公文。辦理公文事物的勞累。 |
一竿子捅到底 | 指一步到位。 |
含苞待放 | 形容花朵將要開放時(shí)的形態(tài)。也比喻將成年的少女。 |
案牘勞形 | 文書勞累身體。形容公事繁忙。 |
聯(lián)篇累牘 | 形容文字冗長而繁瑣。 |
案無留牘 | 案:狹長的桌子;牘:公文。桌上沒有積壓的公文。形容辦理公務(wù)及時(shí)。 |
斬竿揭木 | 猶言斬木揭竿。 |
日已三竿 | 同“日上三竿”。 |
松茂竹苞 | 比喻興盛繁榮。 |
鲇魚緣竹竿 | 比喻上升艱難。同“鮎魚上竹竿”。 |
斬木揭竿 | 揭:舉起;竿:竹竿。砍削樹木當(dāng)兵器,舉起竹竿作軍旗。比喻武裝起義。 |
盤石桑苞 | 盤石:大石;桑苞:即苞桑,根深柢固的桑樹。比喻安穩(wěn)牢固。 |
百丈竿頭 | 佛教語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達(dá)到很高境界。 |